沒有牆的美術館系列︱烏蘭巴托的日
許多著名的建築師都特別留意到建築與週遭環境的關係。
南園的設計者漢寶德先生用風水上的原則來協調建築物與大自然的條件。
日本的隈研吾先生思考新竹的風土,用風的軌道為概念,創作了風檐。
藝術家趙馥樂關心的則是日常所見的建築結構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塑造過程。趙馥樂曾經旅遊多個國家。在中國北方城市快速的變化中,她留意到建築因為人為活動快速拆遷與建設。在倫敦,她看見二次大戰後,因應戰爭毀損,需要快速建設而誕生的粗獷主義式公營房屋。在日本,她留意到質感統一和定義精確的空間。
《烏蘭巴托的日 #35》是她少數標記明確地名的作品。烏蘭巴托是蒙古的首都,海跋約1,350公尺。在狹長的土拉河河谷拔地而起的都市叢林中,聚集了蒙古接近一半的人口,一出城市,外圍則是傳統的蒙古包民居圍繞。在一次體驗遊牧生活的旅行中,趙馥樂在烏蘭巴托看到了一棟棟因為高原空間感,以及二次大戰後蘇聯社會主義式設計而建設的龐大大樓,這樣的震撼讓她為烏蘭巴托創作了數幅作品。我們在畫中看到用藍色與白色交錯而成的高樓輪廓,有如藍天、陽光、與大樓平面化後的色塊組合。烏蘭巴托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有現代與古老的面貌,有蒙古包與高樓的貧富懸殊,也有環保與開發的衝突。在太多太多的故事中,畫家平和清靜的敘事,不帶入任何個人的情緒批判,將故事留給觀眾來想像。
《解放的建築》趙馥樂個展
策展|阿波羅畫廊
展期|2022/9/1-2023/1/3
展覽空間|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
延伸閱讀︱沒有牆的美術館系列︱銀色月光
歡迎轉發至親好友,鎖定「The One官方Line」,每晚9點更新【美好生活,由你分享】。